♦ 观察单元: 通过高清相机,镜头采集图像呈现在显示器上进行粗调。镜头设计360°可调整,适合不同角度观察器件。
♦ FA调整单元:利用气缸快速进退定位,方便快速夹装。特殊的夹具设计保证装夹FA安全性,最大程度方便点胶固化。
♦ 耦合单元:利用快速夹钳夹紧光模块,装夹简易方便,并具有最大稳定性,巧妙设计测试版固定方式,最大程度提高耦合效率
♦ 固化调整单元: 加装夹多个固化光源头,灯头实现三维可调,适合不同照射距离,压缩固化市场。
♦ 底座单元: 采用不锈钢防震平台,铝合金龙门架,高精度长行程滑轨,具有超强稳定性,美观实用。
CATV光接收模块封装系统
♦ 观察单元
♦ FA调整单元
♦ 耦合单元
♦ 固化调整单元
♦ 底座光学平板部分
我们的产品从设计理念,加工技术,装配技术全方位的控制。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。为你提供工业自动化4.0全套设计加工方案,直至项目成功验收。
我们有加工设备:CNC 10台,车床8台,铣床11台。我们有一批经验丰富的高级加工技术人员。我们的产品每年定期送到计量机构进行随机抽查,并出具检验报告。
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设计师,经验丰富的装配师傅能严格把握产品设计和加工精度。
研磨机、线切割机、铣床此外我们还配备有研磨机、线切割机、铣床等50多台加工设备,根据产品灵活应对,实现了“低成本”、“短交期”、“高质量”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自动组装与校准系统可将硅光子制造过程缩短至几分钟。然而,由于在晶片级不易实现光源集成并且光的输入与输出难以互连,使得操作精密波导成为一大挑战。
硅晶片上光波导管的内径只有150到200 nm,而单模玻璃光纤的平均内径约为9 µm,是光波导管的约50倍,相比而言光波导管要精细得多。因此,光波导管的操作、定位和校准都需要最大精度,而且需要最高生产速度来满足大众市场的需求。
米定位、图像处理和机器人技术
要完成这项自动化任务,从技术角度而言,需要软件与硬件组件之间的密切配合:
首先由视觉引导机器人抓取元件并放置在中间支架上。随后借助基于可见光与短波红外级(SWIR)照相机的工业图像处理系统,将光学元件在硅基板上高精度定位。
这项任务由线性定位器与六自由度微细制造机器人(SpaceFAB)共同控制。